2019动荡的传统零售江湖_互联网_

导语:2019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,这一年家乐福中国“卖身”苏宁、麦德龙中国“卖身”物美、华润万家撤出山东市场、Costco进入中国、奥乐齐试水实体店......传统零售格局再变。

微信图片_20191114150201.jpg

永辉收购中百集团又传来了新消息,国家发改委启动特别审查,原则上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,这意味着,永辉对中百集团的收购还在路上。

2019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,这一年家乐福中国“卖身”苏宁、麦德龙中国“卖身”物美、华润万家撤出山东市场、Costco进入中国、奥乐齐试水实体店......传统零售格局再变。

市场变化

今年传统零售市场,外资衰退,头部下滑,腰部崛起。

凯度消费者指数的最新报告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(截至2019年9月6日的12周内),现代渠道(包括大卖场、超市和便利店)仍然在复苏通道中,不过复苏速度变缓,同比增长1.7%。大卖场第三季度的表现依然不佳,渗透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.3个百分点。而电商通路继续保持36.2%的高速增长。

微信图片_20191114150207.jpg

从一年的市场份额数据来看,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,市场份额前三的零售商分别为高鑫零售集团、华润万家集团和沃尔玛集团,高鑫零集团售占比达到8.3%,华润万家集团占比6.7%,沃尔玛集团占比5.0%。

永辉集团、武商联集团和物美集团的份额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,永辉集团市场份额由上一年的3.7%增长至今年的4.2%;武商联集团由上一年的1.9%增长至今年的2.1%;物美集团由上一年的1.9%增长至今年的2.0%。

沃尔玛集团和家乐福的市场份额则均有明显下降,沃尔玛集团的市场份额由上一年的5.4%降至今年的5.0%,家乐福的市场份额由上一年的3.1%降至今年的2.8%。

变化一:外资零售商迎来“洗牌”

曾引领一代中国超市的家乐福在今年年中卖身苏宁集团。6月23日,苏宁易购公告称,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%的股份。苏宁易购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,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%。

1995年,家乐福进入中国,开启了中国的大型商超模式,曾多年占据中国大型商超的头把交椅。2012年开始,家乐福的市场份额开始不断下降,2017年、2018年家乐福中国分别净亏损10.99 亿元和5.78 亿元,这两年它在中国的资产总额小于它的负债总额,处于资不抵债状态。

“卖身”苏宁后,家乐福迎来新东家的融合改造。今年“双十一”家乐福作为“一小时场景生活圈”新成员正式亮相,并首次参战苏宁双十一。家乐福中国商品副总裁龚文瑞宣布,未来1年,家乐福将上线1000家社区履约中心,全面升级到家服务。社区履约中心将实现前置仓的全面升级,它不仅会接入家乐福小程序、还会接入苏宁小店APP及第三方平台。消费者通过这些线上入口下单,都会由家乐福的履约中心承接服务。

未来家乐福在苏宁旗下,还会有哪些变化,这些改变将给家乐福带来什么命运,还需拭目以待。

今年,另一家老牌外资零售商也选择了“卖身”。10月11日,麦德龙、物美和多点Dmall联合宣布,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。交易完成后,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80%股份,麦德龙继续持有20%股份。此次交易对麦德龙中国的企业总价值估值为19亿欧元,交易双方预计最迟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。

麦德龙是欧洲第二大老牌零售批发商,1996年进入中国,麦德龙的业绩情况同样不好,2014年,麦德龙中国实现189亿元的销售额,同比增长缩窄到8%,2015、2016年则连续两年增幅仅为1%。

刚刚签订协议的麦德龙和物美目前还没有什么大动作,据双方协议约定,麦德龙中国未来将继续以“麦德龙”品牌保持独立经营,麦德龙中国将继续由CEO康德(Claude Sarrailh)领导,也就是说,“卖身”物美后,麦德龙的管理团队还会存在。同时,物美计划通过多点Dmall改造其数字化门店和C端会员,加速麦德龙的数字化。

在家乐福、麦德龙等在华运营多年的老牌外资超市纷纷“撤退”的同时,奥乐齐、Costco等折扣零售商则选择在此时入局。

2019动荡的传统零售江湖_互联网_

扫一扫手机访问